Friday, June 20, 2008

《柏林蒼穹下》


大學二年級時選修英文會話,猶太女教授會安排我們看電影,做話劇,激發我們去思想和討論,我的同學有十一嵗起就吸煙的酷女生、萬聖節時將自己化妝成惡鬼到處走來走去的墨西哥男生、說英語快得要命的馬來西亞男生等五、六人,我的成績中上,但有讀書緣,因爲教授很疼我。

記得我們看過德國電影《柏林蒼穹下》(Der Himmel über Berlin),也譯作《欲望之翼》(Wings of Desire),由德國導演文·溫德斯(Wim Wenders)執導,攝於1987年,即後來荷李活電影《天使多情》的原裝版本。

電影描寫冷戰末期的柏林有兩位守護天使,看見的世界只有黑白,除孩子以外,成年人無法感知他們的存在;他們每天漫游翱翔於城市間,觀察、聆聽世人的心聲,守護他們。

其中一位天使愛上了馬戲團弔鞦韆的美麗女藝人,放棄永生,變成一個普通人:於是他看到世界繽紛的色彩、抽煙、品嘗食物、享用咖啡。最後,雙方終於在一間酒吧裏“邂逅”,終成眷屬。

我很喜歡電影裏面的德文詩「童年的歌」(Lied Vom Kindsein),對於孩子問的問題,我還是沒有確定答案。

No comments: